当前位置
主页 > 集团产业 > 集团产业
拟42亿元售子公司部分股权 新希望急筹百亿资金“过冬”
2024-10-25 19:55:03

  近日★◆■◆◆◆,新希望接连发布公告◆★■,拟分别转让旗下食品深加工业务子公司67%和禽产业子公司51%的股权◆◆■■,交易作价合计超42亿元◆◆★◆■★。《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段时间新希望动作频频,前脚宣布73亿元大额定增方案■■■★,现又筹划出售子公司股权,两者计划筹资合计超百亿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希望在生猪养殖板块深陷亏损窘境的情况下仍选择“押宝★★”养猪,未来发展前景待考■★★■。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的11月30日,新希望刚披露了总额达73亿元的大额定增预案,其中36.46亿元拟投向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及数智化升级项目◆■,15亿元拟投向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项目,剩余22.04亿元拟偿还银行债务。同时■◆◆★★,新希望决定下修转债价格,现在两期转债规模合计约90亿元。公司方面表示,下修价格主要是为了促进可转债转股,如果都能顺利转股,“资产负债率能降至60%-65%★◆◆◆■■”◆◆。

  “我们引战也是希望聚焦养猪、饲料,提高产品力和服务能力,进而形成壁垒■★★★;通过引战也可以降低杠杆◆★★★◆,引进资金和管理资源来抵御周期。”新希望方面进一步解释称。

  “近几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行业里偏高,公司希望通过近期的引战,有序降低资产负债率★★◆■,使得整体资金流动性更健康,进而可以应对周期风险★■★。如果完成交易,公司资产负债率预计下降4%-5%■★★★★,对于增加资金安全★■■◆★、流动性等都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张明贵表示◆◆。

  虽然生猪养殖业务目前并非新希望营收“大头”,占其全部业务收入的比例不足两成,但公司业绩表现却深受“猪周期◆★”的困扰。

  相关公告显示■■◆,新希望控股子公司北京新希望六和生物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新希望”)拟与海南晟宸投资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拟转让旗下食品深加工业务的运营主体即北京新希望持有的德阳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67%的股权◆■,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本交易作价150080万元◆■■★◆★,占新希望最近一年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5.13%。

  此次出售子公司股权也并非新希望第一次“壮士断腕■■”,据此前中报披露■★◆◆■,仅今年上半年,新希望就转让3家子公司、注销12家子公司。

  新希望目前的资产负债率也在生猪养殖业务连续亏损下被不断推高,2022年末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从68.02%上升至72.76%,其今年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仅次于*ST正邦■◆★■、天邦食品,在申万生猪养殖板块中位居第三。

  “公司当前对猪产业的发展规划围绕‘降成本、提质量、调结构★◆■◆、稳规模’的原则,我们不去过多判断明年的价格,专心做好降成本工作。◆★◆■”新希望方面表示。

  从新希望披露的11月销售数据来看■★■■◆★,当前生猪市场仍相对低迷◆★■。11月■◆■,新希望销售生猪167.59万头★★★■■◆,环比增长13.89%◆★;收入为23.80亿元◆■★,仅环比增长1.67%,同比下降31.65%;当月商品猪销售均价13◆◆.95元/公斤,环比下降6★◆★◆◆■.44%,同比下降超四成■■◆。新希望分析称◆■◆◆■■,今年以来行业产能相对供过于求,11月猪价较低,销售均价同比下降较大则进一步造成生猪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较大。

  养猪亏损也拖累了新希望在其他产业方向上的投入,张明贵称■★■■◆★:◆◆◆“白羽肉禽也是重要的产业,但过去几年因为‘猪周期■★◆’波动,公司对其投入有限,进而造成这块业务的扩表能力受到限制■◆◆◆■。◆■”

  综合来看■◆★★★,2023年上半年,新希望饲料产业占营收比重为56.37%,猪产业占比为15◆■■.31%,禽产业为13.90%,食品产业为8■■■.36%■◆★◆■★。其中猪产业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最为明显★★★,增幅达36.93%,但猪产业当期毛利率为-11◆◆.55%,营业成本比营业收入多出约12.28亿元。

  在猪价长期相对低迷的背景下★■◆,如何在压降成本的同时顺利“过冬◆■”,成为摆在各大养猪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新希望目前布局饲料、白羽肉禽★■、养猪、食品业务四条赛道■◆■◆◆★。其中,白羽肉禽产业目前“颇具实力◆◆★★”。财报显示,2022年,新希望合计产出165万吨禽肉,位列全国第二。食品业务则是新希望认定的中长期重点发展方向,新希望上半年屠宰生猪209万头★◆,同比增幅23%,销售猪肉产品25.77万吨,同比增幅为18%;销售各类深加工肉制品和预制菜13.67万吨,同比增幅为5%;实现营业收入58★◆★■■.07亿元,同比增幅为18%■★◆■◆。

  记者梳理发现◆◆◆■◆,新希望从2016年开始大力发展养猪业务。2019年至2020年◆★,公司大幅增加养猪投入,养猪产能和生猪出栏快速增长★★■■。2022年全年生猪出栏数达到1462万头,跃居全国第三。但新希望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的同时出现亏损★◆★■:自2021年开始出现亏损,且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持续亏损。其中,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5■◆.91亿元◆◆■◆,2022年亏损14.61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则亏损38★◆.58亿元◆◆。

  与此同时★■◆,新希望及全资子公司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东六和”)、北京新希望拟与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牧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中牧集团拟通过现金方式取得新希望旗下禽产业链运营主体即山东中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新食品”)的51%股权。其中◆★★,新希望、山东六和◆★、北京新希望分别转让中新食品的20%股权、2%股权和29%股权■★■■◆◆。本次交易后,中牧集团成为中新食品的控股股东。本次交易价格合计为270045万元,占新希望最近一年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9.23%■◆。

  尽管目前生猪业务“干得越多、亏得越多”★★,但新希望仍然选择继续■★◆★◆◆“押宝”养猪。新希望执行董事长兼总裁张明贵在相关分析师会议上表示,上市公司的基本盘还是饲料◆★◆■■、生猪业务★■■★★★,这对公司价值非常重要■★◆■。“经过多年实践以及近几年‘猪周期★◆’中的探索,公司认为,做好基本盘有利于强化优势,公司未来将进一步聚焦养殖和饲料这个基本盘,对白羽肉禽、食品深加工板块引进战略控股投资人,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饲料■★、养猪,进一步做出公司价值■◆■★。”张明贵说。

  然而■★◆◆,当前生猪养殖行业对资金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也成为企业需要考虑的现实情况。◆■★■“再融资政策收紧的背景下,行业资本开支将延续收缩态势■◆★◆■。”国海证券分析师程一胜表示,降本增效的重要性在本轮超长亏损周期下不断凸显,生猪养殖企业只有切实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才能平稳度过周期底部■◆◆★。预计明年上半年猪价可能存在下行风险,在资金紧张的背景下,行业或将进入主动去产能的阶段。

联系方式

电话:0351-7658126

传真:0351-7658133

邮箱:admin@antaiholding.com

地址:太原市平阳路126号